【课程详情】
【原创】于婉玲 与爱同行家庭教育 2020-07-06
时光就像是闪动的流星,转眼间你就已经完成了在小学期间的六年学习生活!在此,妈妈同你讲的是:“时间是一个好东西,它是我们的善友,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透明的镜子,你如何用心去待他们,他们就会将我们的努力日复一日的积累记录起来,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则会显示出一颗“果实”回馈于我们,而这颗“果实”则是我们收获的“财富”,这些“财富”也许是有形的,也可能会是无形的!总之,此时的“果实”正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己,其中包括学业成绩、交友的范围、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俗话讲:“人过四十不学艺”!但妈妈却偏偏是在四十岁之后,才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书写编辑文章,开始学习古琴韵律的…

所以妈妈希望告诉你的是:“只要我们用真诚心去学习、去生活,我们就会找到自己真正的理想,并以此为学习的契机,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不可以依懒于任何人,也不可以将希望寄托于任何人,不要让周围的人们视自己为心智不成熟的‘巨婴’;此外,我们所得到源于他人的那份同情与帮助,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时刻需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切都要靠自己,人活一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前不久,妈妈作为一名观摩者,亲自参观聆听了第三届“平湖杯”古琴艺术展演活动,自己当时看到了每一位参赛者在演奏曲目之前,都要先向两侧的评委老师们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就是古人通常讲的:“作揖礼拜 !”参赛者在得到各位老师的点头示意后,方会慢慢地落座,然后用平静的心态开始弹奏…弹奏曲目结束后…缓慢起身,非常儒雅端庄地再次向两侧的老师们鞠躬行礼,然后面带着微笑倾听着每一位老师的点评,待老师们点评完毕后,再次简单行礼后方转身离开…
可见,这里的人们无论是评委老师,还是参赛的选手多是有信仰的懂“礼”之人…
孩子:“你还记得《孟母三迁》中所提到的三个住处吗?并且这第三个住所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堂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常常是些作揖跪拜、鞠躬行礼之人,对吗?所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人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在今天的古琴文化传播基地,这个文人汇集的地方又重新出现了,对于我们的境遇,可知我们这一代人是多么的幸运,不是吗?
记得有一次,著名音乐评论人田青老师非常感慨的重复着古人的言语:“士无故不撤琴瑟”!这句话出于《礼记·曲礼下》,这句话所表达出的生活境界是:“君子以琴书自娱,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
所以,妈妈最后要讲的就是:
首先,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要成为一名君子!
其次,要明确我们读书的目地是为了运用文化知识做到达济天下!
再有,如何做到“名至实归”?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天地之间,无奇不有,处处是学堂、处处有老师,我们用一颗真诚谦卑的心生活,低下自己高昂的头,每天都是崭新的开始…
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都是纯真的、干净的,注意学习方式、多多了解,多多积累,老祖宗们留下的财富无穷无尽,这些文化中的内涵与寓意深远,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因为这些文化知识中的“财富”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质的,他们一点儿都不老…,不懂得认祖归宗的人,才是最愚痴、无明的鼠辈…
我们要用真诚心来感悟生活、实践于生活,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就是“般若的智慧”!
我们今天常讲:“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什么是“穷”?“穷”不仅仅是指金钱物质、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它包含着天地精神,人文情怀,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信仰…
算计的“对象”也不是自己的兜里的“钞票”!还包括自己的人品,自己的那颗时常妄念丛生的心,品德高尚的人定是内心清静的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是可以相互信任、相互交流、长期交往之人!
永远爱你的妈妈
写于六年级毕业典礼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二日

致力于建设“普惠制”家庭教育非营利性互助学习组织
每周日晚间20:00-21:00
联盟都将在线组织一个有关家庭建设的主题沙龙
分享给热爱家庭的朋友们
扫描下方二维码
申请加入“与爱同行(全国)会员群”
免费参与周日在线沙龙分享
结交生命中更多的良师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