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仰开启心灵之旅——危机干预案例分析~婉玲(北京)
64 免费
%好评
共0课时
求助者信息:一位20岁女孩子(文中称女孩为“小A”),家庭背景:小A生长在一个大城市的单亲家庭,小时候多是由爷爷奶奶看管照顾。事件缘起:小A将近20岁的时候,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位远在偏僻山村的东北男孩子,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乘坐火车转换汽车来到了这个偏僻山村与男孩见面…不久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小A家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找到小A,希望小A可以回到城市里,当时这位男孩子也一同回到了大城市…至于自己的女儿,则暂时留在了山村的“奶奶”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小A与男孩子之间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背景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相继出现了一些矛盾与问题…求助者症状:特别是晚上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小A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一些精神问题,包括:情绪难以控制、惊恐尖叫...思维模糊、混乱甚至是精神恍惚…咨询方式:与求助者家人电话沟通,随后求助者转介至医院治疗…咨询地点:小A家中咨询方式:一对一面对面咨询第一次干预:小A刚从医院回到家中,医院诊断小A为精神病-附体恍惚障碍。一.小A的症状:重大身心创伤,目光呆滞,言行反应迟缓,大脑思路不是很清晰,忧郁,嗜睡、总是在不停地打哈欠,交谈过程当中注意力不集中...小A对于自己的生活状况丧失信心,目前有家人陪伴尚未有自杀倾向。小A反复强调:想念孩子,想同孩子联系,自己非常自责与内疚…但是长辈们不赞成,甚至是坚决反对…二.原因分析由于小A自小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她能够体会到一名孩子在需要情感陪伴时,家中缺乏父母关爱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小A上学习期间读书不多,所以言行十分任性,做起事情来也比较冲动,但小A是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子,对于之前的经历与当前的遭遇我表示十分理解!在小A感情刚刚懵懂的时候,为了寻找自己情感上的依托,执着地跑到了偏远山村,糊里糊涂地成为了一名母亲,后期回到城市,小A与男友两个人又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随后自己的精神状况又出现了问题,对于自己的孩子不能进行正常的抚养与陪伴、无法履行母亲的职责与义务…一系列的问题使小A苦恼不已…三.心理干预过程、方法、建议及效果1.聆听、尊重、换位思考与小A共情分享母亲这个角色的感受…同时站在长辈的角度,解析长辈们不同意将孩子接来身边的原因…2.通过探问技术加深了解在交谈中我得知小A是相信因果的,所以我同小A谈及了一些关于宗教文化的内容,慢慢地我发现小A对于我们之间的交流有了一定的信任,愿意与我交流…3.帮助小A建立文化信仰在文化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学习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简单分享,知识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读书学习对于一位刚刚20岁就成为母亲的女孩来说是特别值得鼓励、支持的事情(对于那位来自于山村的男孩子又何尝不是呢…)。4.从心理角度分析、判断小A所面临三方面的问题:1) 与女儿之间母女亲情分离的问题;2) 与男友关系的存续问题;3) 独立的社会生存问题。5.有效建议: 第一点,关于母女分离的问题:目前不能同孩子相见是暂时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身为一名母亲,没有年龄的大小,因为小A已经是成年人。在经济方面,我们如果可以做到独立自主; 在精神状况方面,我们可以拥有健康的精神面貌,与孩子见面,抚养孩子,陪伴孩子的生活情景很快就会实现的。第二点,对于自己与男友之间关系的存续问题:自己期望的家庭生活一定要有方向感。眼光要放长远,要用成熟的心智慎重考虑清楚...,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时还要听取长辈们的建议…第三点,自己的社会生存问题:安顿好自己。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尽量简单化、开心为主。 6.结果进展: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小A脸上出现了笑容,眼神中有了明亮,祝福小A尽快安顿好自己,不久后就可以有能力和女儿团聚了… 第二次干预:第二次见到小A是相隔半个月之后,此次我带给小A一件小礼物-十字绣!一.小A的精神面貌:第二次见面,小A情绪上稳定了,脸上也露出了自然的笑容…这次小A可以面带笑容与我谈话。二.情感互动、强调信心、学习坚强: 十字绣是我精心为小A挑选准备的,同时劝导小A:学会静心、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精力都放在不开心的事情上,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当下能做的事情,让自己坚强起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从建立一个正确的兴趣爱好开始,说明自己的用心之后小A十分开心,我们一起制定了“十字绣功课”计划。三.共情分享文化信仰的力量,寻找心灵解脱的方向交谈中分享自己在书法、国画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一些新鲜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小A正能量,我讲到:“周围有善意的光芒,有良好的知识文化氛围,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心理疗愈的能力,我们的心灵之窗是永远打开的!”鲜活的生命随处可见…找到自己的力量与潜能,鼓励小A成为一名坚强、自信的女人,开启自己的心灵之旅…四. 借助文化信仰的内涵,运用“正念”对小A进行引导第一点, 对小A置入“正念”;建议与鼓励:鼓励小A坚信信仰的力量就在自己的身上,我们自己可以找到解脱的方法,相信周围善良的人们也都会给予帮助、支持与爱护。第二点,关于小A内心的疑问与困惑,帮助小A找到答案; 建议与告诫:对于“借酒消愁”的问题,我告诫小A:“酗酒是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损伤自己的身体,让家人更加担心…!”五. 结果进展:第一点,小A获得了更多的文化能量,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顺畅!第二点, 小A的内心境界发生巨大转变,由危机干预之前的身心创伤转化为心中有了“阳光”、有了“希望”。小A问道:“您就没有烦恼吗?我希望像您一样…?”答:“烦恼人人都会有,可是我可以自我修复…!” 第三次干预:运用谈话技术,鼓励小A近两个月以来的进步,“检查”小A“十字绣功课”。干预后效果评估 :小A性格开朗,眼神明亮,动作具有协调性与灵活性,面部容貌也俊俏了,情绪稳定的小A可以接受、面对当前的生活; 初次见面时的沮丧、无助、忧虑、精神不集中的症状明显消失。不久之后,小A结识了一位新的男朋友,开始了新的人生… 案例总结与反思:1. 原生家庭和谐氛围的重要性;2. 对于离异家庭,父母间的关系该如何相处?如何陪伴孩子才是真正的关爱?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父母分开带给孩子的伤害?3. 深思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婚姻家庭中寻找的是什么?4. 反省家庭文化教育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性,正念的伦理道德教育在家庭成员之间该如何学习与传承?在小A的个案中,为我们敲醒了警钟,如果时光倒流,小A生活在一个注重文化、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家庭氛围中,之前的创伤性遭遇是否可以避免呢?5. 父母自身的言行修正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由心而发的大爱才是婚姻家庭的基石、才是快乐的家庭教育、才是世代传承之宝。于婉玲·北京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九日
我的心理咨询之路~ 刘婷(成都)
407 免费
%好评
共5课时
致力于建设“普惠制”家庭教育非营利性互助学习组织每周日晚间20:00-21:00联盟都将在线组织一个有关家庭建设的主题沙龙分享给热爱家庭的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加入“与爱同行(全国)会员群”免费参与周日在线沙龙分享结交生命中更多的良师益友!
个性定制~教育咨询的根本 · 侯翔允(济南)
75 免费
100%好评
共1课时
跨界共赢网 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京ICP备18026352号-1